网站首页
成考专业
成考资讯
在线报名
成考院校
成考课程
普通高考
专转本
高职单招
综合评价
注册入学
对口单招
艺术高考
出国留学
网教专业
网教资讯
网教院校
网教课程
职业技能
中职招生
徐州工程学院位于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素有“五省通衢”美誉的江苏省徐州市。学校办学肇始于1959年,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试点高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坐落于“博爱之都”南京,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兼以残疾人高等教育和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培养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幼儿师范院校。学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拥有洞山、碧螺两个校区,占地427.8亩,建筑面积17万余平米,在校生6400人,各式建筑依山而建、花木葱茏、风景如画,是一所生态、园林式学校。占地近1000亩的潘安湖新校区已纳入2022年度市政重点建设工程。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具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环境优雅、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职财经教育分会常委副主任单位”。学校与“长三角”地区的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多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左右。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2006年4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设有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人文社科系、自动化工程系、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全院教职工近400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111人,高级职称35人,在校生8000余名,学校占地200余亩。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是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秉承“崇德尚能、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专注建设人才培养三十余年,以培养现代化的建设行业技术精英与管理人才为己任,紧密围绕建设行业开办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紧扣建设行业的职业标准与执业资格要求,为城乡建设行业培养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盐城师范学院,是江苏省属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坐落在江苏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市,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项目、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盐城师范专科学校和盐城教育学院;2002年 国家级重点中专盐城商业学校并入;2013年该校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培计划”项目——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脱产置换培训项目。
学校创建于1984年,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地处江苏省常州市。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常州大学《常大, Changzhou University) ,于1978年始建,坐落于江苏省常州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堂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还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其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
淮阴师范学院(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1997年6月19日,学校由创办于1958年的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和创办于1959年的淮阴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2000年 淮阴师范学校、淮安师范学校并入。 截至2018年6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72个普高本科专业;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有省级科研平台15个;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舍面积5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5亿元。图书馆藏总量达219万册:共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联合培养在校研究生120余人。
江苏科技大学(简称江科大,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于1933年始建, 坐落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原名华东船舶工业学院,2004年5月18日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
第三章 文学的形象系统6.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1)典型的特征性①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黑格尔将典型性格视为十分重要的统治性格。(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就是这种总特征。阿 Q 的许多行为都与他的“精神胜利法”息息相关,这就是独特的“这一个”。)②必须具有在总特征制约下的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黑格尔表示典型人物的性格不仅要鲜活,而且一定要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和多重结合。通过局部特征性,塑造一种十分立体的、呼之欲出“圆整形人物”。(2)典型的丰厚历史文化意蕴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是想“从他本身召唤出来的东西”中
第三章 文学的形象系统1.文学形象:文本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高尔基说:“在诗篇中,在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必须是形象。”2.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1)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最明显的特征是它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为手段来实现其一切目的。(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2)文学形象的艺术概括性①定义:我们把艺术形象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称为文学形象的概括性。黑格尔认为,艺术形象之所以有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26.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1)语音层面。它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两种形态。(2)文法层面。它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即文学创作的法则,这里主要指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3)辞格层面。它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这种表现程式在修辞学中通称“辞格”。27.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1)内指性: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21.辞格层面的三对六种基本辞格(1)比喻和借代:分别体现相似和相近原理的借他物以表现某物的语言方式。①共同点:一是都表达两相近似之意,二是都要借彼达此。②不同点:比喻体现相似性,而借代注重相近处。(2)对偶与反复:对偶和反复是分别体现对称和循环原理的语言方式。(3)倒装和反讽:分别在语句上和语义上呈现相反组合的语言方式。22.借代指借用其他名称或语句代替通常使用的名称或语句的语言方式。借代辞格由本体和借体组成。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孤帆”(局部)代替“孤舟”(整体),显得更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16.节奏和音律的概念(1)节奏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节奏一般有三种类型:长短型、高低型和轻重型。(2)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17.音律的基本类型:双声、叠韵、叠音、叠字、平仄和押韵。(1)双声:两个字声母相同的语音状况。(“见说蚕从路,崎岖不易行。”“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2)叠韵:两个字韵母相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11.文学语言与文学中的语言的关系(1)文学语言又译标准语,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2)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指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特定语言系统。一般说来,各种语言形态,如口语、土语、方言、书面语和文学语言,以及文言和白话文等,都可以经过作家艺术加工后进入文学文本,成为文学文本语言组织的组成部分。12.文学语言组织的三种特性(1)文学语言组织是一种语言性构造。(2)文学语言组织具有整体性。在文学文本中,各个语言要素总是要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彼此连贯的有序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6.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文本 四层面”: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式化面貌、再现的客体。7.文学文本由三个层面组成: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和文学意蕴世界。(1)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直接和基本的存在方式。(2)文学形象系统是文学语言组织所显现的感性生活画面。(3)文学意蕴世界是文学语言组织及其显现的感性生活画面所可能展现的深层体验空间,文学意蕴世界是文学文本的最深层面。这一层面依存于文学形象系统和文学语言组织。8.文学文本语言性的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1.文本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2.文学文本(1)定义: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2)特点①总是指一种实际语言系统。②通过传达人生体验及其想象性世界而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③有待于读者阅读和接受。3.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的关系(1)在专用概念上,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有明显的区别。①文学文本指由作者创作出来有待于读者阅读的语言系统。②文学作品则指已被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③简言之,文学文本加读者阅读才大体等于文学作品。(2)在一般使用术语时
第一章 文学观念21.“移情” 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22.“距离说”: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他认为只有心理上有了“距离”,对眼前的对象才能做出审美反应。23.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1)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2)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①获得对对象本身的超越。②获得“童心”,对传统的陈规旧习和既定成见实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