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自考文化概论(一)章节复习资料(3)第一章 文学观念 11.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组织。这种文学观念包含了五个主要命题: (1)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 (2)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3)从作家角度看,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结。 (4)从读者角度看,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情感沟通的渠道。 (5)从作品构成的角度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12.文化概念 (1)广义:文化是人创造的,人又是文化创造的。文化从一定意义上就是“人化”。在此,文化被分为三个层面, 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2)狭义: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高低等。 (3)符号论 ①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从符号学的意义看,文化是人类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②文学在描写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或者本真的自然的时候, 作家以自己的诗意的情感去把握、拥抱它们。当作家把这些物质事物写进作品中去的时候, 已经属于观念形态或精神状态的东西, 已经不是原本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它已经是一个符号的世界、意义的世界和艺术的世界。例如, 杜甫的《望岳》是写杜甫眼中、心中的山, 通过对泰山的描写, 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如果说这首描写泰山的诗是文化的话, 那么是属于符号论意义上的文化,即独特的精神文化。
13. 文学的文化意义 (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 (2)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4)憧憬人类的未来。 (5)学习和丰富人类的语言。
14.有关“文学源于社会生活”观点的回答 (1)西汉初年《礼记·乐记》描画了一个艺术产生过程的图式:物→心→乐。 (2)钟嵘提出“物感论”。 (3)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15.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源泉的原因 (1) 文学作品中的一切因素都来自社会生活,文学的题材、主题、情景、人物、情节、结构、语言和技巧等都来自生活或生活的赐予、暗示和启发。 (2) 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生活包含了时代、民族、社会形态、阶级、宗教等复杂关系。这样, 文学对自然物的反映,不仅仅是单纯的,而是一种带有意识形态的反映。 |